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已关闭评论
  • 7,583 views
  • A+
所属分类:建盏制技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建盏中的束口型茶盏是建窑的工匠们根据斗茶的需要所做的针对性极强的设计。在点茶法盛行并伴以斗茶风俗的宋代饮茶方式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建窑工匠对其生产的茶盏造型进行了必要的改进,并与各种釉色斑点相结合,使得束口盏得到空前的发展,并由于其造型设计的合理性,而得以获茶人器重,继而成为茶人的心爱之物并珍之。

1990年,在建阳水吉镇池中村大路后门山和源头坑窑址出土的建窑束口盏,口径一般在12.4-16.4cm之间,足径在4-7.6cm之间。属于大型建盏。而在芦花坪窑址出土的束口建盏中,有一种带有“指沟”的建盏。从剖立面来看,其口沿至盏底的曲线曲折,在盏沿下15-20mm处有从外向内的收缩槽沟,内壁相应的形成一道凸圈。边唇与上盏腹壁交接处稍有内凹,有一圈明显的束匝状的束口,是建盏束口造型的特征。这也是建盏束口型设计的精妙之处,在日本存世的真品建盏中,亦有许多此束口。目前,诸多研究文献或学者对之或有语焉不详,或误解误读。将之说成简单的“指沟”,或是“注水线”,甚至是工匠的“大意失误”。显然是低估了先人的智慧。

笔者认为该束口线有以下设计有点:

一、考古与科学研究证明,烧制建盏的龙窑温度普遍较高,一般均在1300°以上,在如此高温下,如果是厚底薄口沿的型制,烧制过程中,口沿极易在高温中变形,而变成非正圆形状。由此导致建盏釉面与装烧匣砵烧结在一起,造成残品率和整个烧制成本的提高。通畅的做法是拉坯时在大型建盏的口沿处加一圈稍后的箍以达到增加口沿强度,降低口沿烧制时变形的可能性。此种技术处理方式至迟在唐代就有“唇口壁底”的碗盏器型与之对应,入宋后,这样的处理技法仍有延续,只不过足底略有变化。如笔者在池中村建窑收集的一只白釉建盏及青白釉建盏产残片,就属此类。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不过此类盏的沿口外壁的突出部分,拉坯后需要修坯,修整整齐后方可进行上釉、烧制。而这样有束口线的建盏,口沿在拉坯这道工序时,就可以将这道外凹内凸的沟用手指拉出,减少修坯这个环节,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最为关键的是这样的“指沟”对建盏坯而言,由于该束口沟形状为曲面的环形,使得近口沿处的拉坯体结构有了预应力,因此在烧制的高温下,不易产生口沿的变形,提高了成品率。而一般的圆口器,则如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多云:“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

二、前述蔡襄《茶录》载点茶操作:“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汤显然不是注满至接近口沿的位置,如果是汤水注至有些研究者所谓的“注水线”,则“环回击拂”就不可能顺利进行,因为盏内汤面过高,搅拌旋彻之时,汤水必然会在盏心形成漩涡,在盏的中心部位产生一个盏心底,越往口沿液面越高的倒锥体的空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靠近盏沿的液面会升高,甚至会溢出口沿而飞旋溅出,故蔡襄认为“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而按照前述宋徽宗《大观茶论》之点茶法,注汤有七注之说,而在注汤过程中,随着注汤次数增加,茶筅的搅动渐趋缓慢,在整个过程中,点茶者始终要运筅搅拌茶汤,观察茶色,七次之注的多少、间隙,时刻在点茶者的观察与控制之中,用一圈凸起的束口线作为注水的最终标线而提醒点茶者,显然是对点茶者技艺的一种嘲弄,况且茶汤为白色,盏为黑釉,黑白分明之下,焉有不知注汤至何处即止之理?故此种束口为注水线一说明显的臆测和错误解读。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三、建盏的釉面极为光滑,由于是结晶釉的缘故,其表面斥水极强,这就容易导致在点茶或斗茶时,注入汤水时,汤水很容易沿着沿着盏的光滑内壁而冲出茶盏,而有了束口线,即使偶尔失控时快速的冲点,也不必担心高温的汤水冲出建盏的口沿,因为沿着盏内壁由盏底向上的水在束口处被改变了流向,同时也降低了流速而回落在盏中。

同理,在点茶时,茶筅的快速环回搅动,也会使一部分靠近盏壁的汤水液面升高,容易溅出,束口线则避免了这些意外的发生,使得茶汤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击拂。由此看来,束口线的主要功用是止溢,这条线不应该叫”注水线“,而应叫”止溢线“则更恰当些。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综合以上三点,建盏的束口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器型设计,从成本控制角度上,它减少了口沿修胚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由于特殊的曲线结构,降低了口沿在高温烧制时变形的可能,增加了成品率。同时,在实用功能上,既防止用执壶在冲点茶汤时盏内开水的飞溅,又保证用茶筅击拂环回搅动时,汤水不致因为旋转速度快而溢出,很显然,这是一种针对当时点茶方式和斗茶风俗量身定做的设计,由此可见,建窑工匠的智慧。

在建阳水吉镇池中村大路后门和源头山出土的黑釉建盏中,束口盏占26%,比例仅次于敛口盏位居第二。而流传至日本的建窑精品“曜变”、“油滴”等天目,也主要以束口盏器型为主。这些实例表明,建盏的束口,并非一些研究者所说的窑工大意所致的“指沟”,而是匠心独运的设计结果。况且真是窑工拉坯时的无心之错,也不可能所有的拉坯工匠都犯同样的错,更不可能数量庞大、跨越年代很久的建盏之坯胎均出自一个“犯错”的拉坯工匠之手,或者说这样的错误被数代窑工好不理由地延续了几百年之久,显然这是不可理解的。

束口建盏“注水线”的正确解读看这里!

综上所述,建盏的“指沟”实际上并非是“注水线”,更不是建窑工匠的无心大意之错,而恰恰是一种技术含量极高的器型设计,可惜的是,这样匠心独具的设计被许多研究者漠视乃至错误解读,甚至不负责任地误解,以讹传讹,贻害无穷,因此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正本清源,还建盏“指沟”的本来面目。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