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已关闭评论
  • 6,322 views
  • A+
所属分类:建盏制技

我们都知道,油滴可分为建盏油滴和华北油滴。不少盏友对于他们的区别还不是特别了解,今天咱们从四个方面来简单了解一下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建窑油滴

烧成条件:烧成温度在1300摄氏度以上,而且必须在还原气氛中烧成。

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浮萍机理。简单说来氧化铁在接近1300℃左右的高温下分解成单质铁和氧气,沸腾的釉面里带着铁的氧气泡不断产生逸出釉面,他们富集到的单价铁浮在釉面上,像水面小片的浮萍。这些浮萍三五相遇,拼合成大的包裹团,那就是油滴的斑纹。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他们挨在一起,而非熔为一体,所以彼此之间有明显的沟纹。

外观特点:建窑油滴斑点随机生成,表现出来分布不均,有密有疏。而且釉流动强,使口沿釉较薄,不黑又很干涩,而在碗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

烧制难度:1、烧制建盏所使用的,是水吉当地所产、含铁量很高的红棕色粘土(含铁量达7%-10%)。而烧制建盏要在1300℃以上的还原焰中形成,胚体在此条件下,极易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虽然可以加石英颗粒客服这些缺陷,但是又特别容易造成釉面有颗粒凸起的毛病。其实也可选用含铁较低的粘土,可以提高耐热度,但是烧制出来釉面的斑纹效果不佳。此为难度一。

2、建盏的烧制大多数釉色都需要在还原气氛下烧成,所以烧制建盏必需严格控制窑炉的含氧量,这对窑炉的密封要求极高。此为难度二。

3、建盏是正烧的,烧时外部只施半釉,给在窑内高温下流淌的釉留下空间,不至于一下流到底部产生粘窑。若釉流动性不大,就形成一圈不规则的聚釉。若恰到好处流成一滴珠状,有欲坠之势,就成“挂釉”,也就是咱们俗称的“釉泪”。高温之下,釉水会明显的向下流动,我们都知道,建盏必须施厚釉,若釉薄,纹理不现;若釉厚,则会容易形成黏窑。而且釉往下流动,口沿处釉会变薄,容易形成干口。此为难度三。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华北油滴

烧成条件:烧成温度在在1240摄氏度左右,在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中均可烧成。

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气泡机理。而气泡机理更容易烧成。简单说来当窑温烧到1200摄氏度以上时,釉料中的氧化铁分解产生的小气泡被封闭无法逸出,随着时间推移,釉层中小气泡越来越多,并逐渐合并成大气泡。由于釉层中气泡具有富集铁氧化物的能力,使得釉料中铁氧化物逐渐迁移并聚集在气泡周围,当釉层中的气泡增大到足以克服釉层阻力时,气泡便破裂,形成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凹坑。随着烧成过程继续,这些凹坑被周边的釉填平,而聚集在气泡周围的铁氧化物也显露出釉面,在冷却过程中,便析晶形成华北油滴。

外观特点:华北油滴斑点分布均匀,斑点密布整个釉面。而且釉不易流动,烧成后碗口不会脱釉,聚釉现象也不明显。

烧制难度:坯对华北油滴的形成没有影响,在白坯或氧化铁含量最高的黑坯上都可以烧成,而且因其烧成温度较低,用黑坯也不易起泡,变形。其烧制难度在于烧成温度范围很窄,而釉面斑点越大、越圆、越清晰的烧制难度就越大。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建盏油滴与华北油滴对比分析

总结:建窑油滴斑点内有肉眼可见的沟纹,是因为包裹团是由许多液相小滴拼合而成;而华北油滴斑点内无沟纹,是因为铁氧化物均匀聚集在气泡周围。可以说斑点内有无沟纹是区别两类油滴的根本标志。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