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什么是柴烧、电烧?什么是釉上结晶釉下结晶?
玩建盏却不知道建盏术语怎么行!本文盘点几个建盏术语并解析,一文读懂建盏术语!
建窑系窑口是指宋代模仿建窑风格烧制黑釉盏的窑口,与水吉窑口不用,但是建窑系窑口所烧的宋代建盏也有其独有的艺术价值,许多爱好收藏建盏的朋友在收藏水吉窑口所烧建盏的同时,也对建窑系窑口产品有兴趣。
著名的建窑系窑口有武夷山的遇林亭窑址、延平区的茶洋窑、福清市的东张窑等。其中遇林亭窑址与茶洋窑都属于南平市,与水吉距离近,联系更为密切。
建窑遗址一号窑
龙窑柴烧就是使用依山势而建的龙窑烧制建盏,燃料则是投放木柴。
电烧则是利用电力进行提温,成品率较龙窑更高。
气窑是采用燃气来加温窑炉,成品率也比传统龙窑柴烧要高。
电烧和气窑虽然成品率比龙窑要高,但是建盏的特殊工艺决定了其极低的成品率,即使是电烧和气窑,依然是难出精品。
建盏在高温下形成不同的铁系结晶斑纹,这些斑纹整体可归类为乌金釉、兔毫、油滴、曜变、杂色釉,每一种釉色都有各自的特点。
建盏釉面细节图
这两者指的是建盏析晶斑纹的两种分布状态,就如粉彩的釉上彩,釉里红的釉下彩。但是彩绘瓷是人工绘制步骤先后导致花纹与玻璃质釉分层,建盏则是自然而成,不可控的。
瓷器表面光滑、坚硬是由于釉水在高温下形成一层玻璃质的膜,起到保护瓷器的作用,防止瓷器氧化从而影响使用。
建盏的析晶是铁的氧化物,并且是立体的,如果烧制之后,玻璃质层恰好是覆盖在析晶之上,盏面摸到的是玻璃质层,而析晶藏于底下,则是釉下析晶,反之,析晶凸出釉面玻璃质层,摸上去有凸感,则属于釉上结晶。
都是建盏底款中的代表性款识,属于名贵建盏。
斗茶是宋朝一种关于饮茶的娱乐活动,使用建盏进行点茶,将茶水打出泡沫,色白而咬盏持久者胜。
斗茶、点茶用的好茶,首推建茶。
建茶与建盏一样产于建州,属于贡茶。
胎土
指的是建盏的胎体,由于胎体原料是含铁量极高(约达7%-10%)的有色黏土,故称之为铁胎。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看看建盏会的文章:
建盏底部通产会有一部分不施釉,这就是露胎。
聚釉是指建盏的釉水在高温下流动,聚集在釉层底部,形成肥厚的釉层。
如果在流动过程中,最后恰好聚成了欲坠未坠的釉滴,就成为挂釉。
以釉石、草术灰,经淘洗,搅拌、过筛、筛分沉淀弃水,配制成的乳浊液,用于在坯胎表面施釉的浆料。
想了解更多建盏的主流器型,可以查看建盏会文章:
建盏之本——器形
曜变一词,多见于日本古籍,也称耀变,如静嘉堂藏曜变盏原内盒盖上就墨书“耀变”。
日本著名中国古陶瓷学家小山富士夫(1900~1975)在《天目》一书中曾给出曜变的释义:“建窑所烧,在挂有浓厚黑釉的盏面,浮现出大小不同的结晶,而其周围带有日晕状的光彩者为曜变……‘曜变’一作‘耀变’,是因为它含有光辉照耀之意。”
“曜变”一词已经在建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一类建盏的专有名词,公认的曜变盏就是日本藏的三只,以及杭州出土的残片,有部分传世油滴盏在木盒上被写成曜变,都已勘误。
有许多盏友乱不清楚曜变、窑变等问题,之后建盏会将专门开一篇文章详细解答,敬请关注。
整个窑体里头是一个空间,烧窑的时候,里头除了要烧的作品之外,其它空的地方就会占满气体。简单来说,里头就会有很多“氧气”,氧气是烧窑时很重要的变因。
我们提到“烧”窑,要烧就要有火,我们也都知道氧会“助燃”,若我们在烧窑时大量的补充足够的氧气进入窑室使其充分燃烧就是“氧化烧”;反之,若有技巧的让窑室缺氧,使窑火从土胎与釉水抽取氧元素则称作“还原烧”。
手工拉胚成型是一种古老技术,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拉制成各种形状的方法。
其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大。手工拉胚产品一般手感较重。由于是手工制作的成果,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产品,高低、大小、轻重、形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
正因为如此,手工拉胚器形富于变化,可以特殊订制,而且制作出来的胎体密度更好,更不易变形。由此可以看出,手工拉胚的建盏会更加理想。
开片本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的原因如下:
1、成型时坯泥沿一定方向延伸,影响了分子的排列;
2、坯、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
因此开裂原是瓷器烧制中一个缺点,但是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了开片釉,成为瓷器的一种特殊的装饰。宋代汝、官、哥窑都有此类产品。
开片也称为冰裂纹,按照颜色可以分为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按照形状可以分为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等。
故建盏开片更会增加建盏的韵味,并非瑕疵,不要再误会了哦!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