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代 《五百罗汉》现藏于日本博物馆
在南宋时期,饮茶的风俗在禅寺中广为流行。南宋周季常作、于南宋时期即传入日本大德寺的《五百罗汉图》中就有一幅表现四位罗汉饮茶的《吃茶图》。
唐宋饮茶风盛,宋代尤以点茶、斗茶为尚,且茶色尚白,以黑釉茶具斗茶最适,其中建窑产品最负盛名,为宫廷贵胄、文人士大夫、僧道等阶层所赞誉,文献中多有体现。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蔡襄在《茶录》中说斗茶「以绀黑兔毫盏为贵」。
在日本镰仓幕府时代(1192——1333),日本僧侣来到我国浙江天目山径山寺学佛,回国时带回一批建窑烧制的黑釉茶盏,他们把这批茶盏称为“天目”,此后“天目”一词逐渐演变为黑釉瓷盏的代称。随着日本茶道的传播和发展,建盏也越来越受到日本各界的喜好和珍爱。“文化大革命”之后,古建窑茶盏(碗)大量流入日本,日本人甚至将建窑窑场的瓷土都买回去研究,开发生产黑瓷。
南宋(1127~1279) 建窑黑釉兔毫盏 配十三/十四世纪朱漆盏托
来源:日本重要家族旧藏
此兔毫盏在出现2017秋季中国嘉德香港五周年庆典拍卖会,并拍出3,540,000港币的高价。
此兔毫盏深腹束口,乃建盏中最经典、最具代表的器形。传承有序,数百年间辗转、传承,其品级之高非其时日本之大名、高级武士所不能得。完好无损,品相极佳,
唇口微侈,口沿包镶金属扣,外壁口沿下一圈微束,便于持取,精到考究,乃美观与实用幷举之作。内底平,外底承假圈足,足心浅挖,足际稍宽,修足规整。里外满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
口沿釉薄,一圈显褐,胫部积釉,形成垂珠,绀黑黝黝,宝光外露。釉面析出兔毫纹,丝丝绵长,边廓清晰,条达有力,毫色由金褐至银蓝,幽幽蓝光,沁人心脾。历来赏鉴建盏,毫色泛绿为佳,泛蓝则为极品。底部露胎处,可见铁褐色胎土,厚实稳扎,可保持茶汁温热而不烫手。
纵观此盏,釉面莹泽光亮,包浆自然醇厚,黑釉绀黑,毫色由金褐至银蓝,丝丝垂垂,层次丰富。点茶其间,击拂茶水,所得茶面细沫,白黑相映,至雅至美。旧配十三/十四世纪朱漆花形盏托。六瓣葵花形托盘,棱角圆润,花口对称工致,中间起托杯,下承高圈足,优美素雅。胎体轻薄,内外无纹,整体髹红漆,表面后罩金漆,乃流入日本之后所为,具有古色与禅意。圈足内有一处茶道字款「芳」。按照日本习俗,不少流入日本的中国古代漆盏托,都会罩上金漆,幷有茶道留名。茶盏和盏托自宋以来常成对出现,然流转数百年甚千年,或消失破损,或单独保存。此组茶盏和盏托配合无虞,殊为有缘。
南宋 建窑兔毫盏
来源:千秋庭,东京
2015香港年佳士得秋季拍卖会拍出了2,440,000港币的高价。
此兔毫盏 束口,斜腹下微收,矮圈足。通体施黑釉,在釉面密布金黄色条纹,形似兔毫,并有五彩宝光。此式束口盏是建窑中最具代表性的器形。目前已知最早的建窑束口盏出土于江西婺源靖康二年 (1127)张氏墓。
宋蔡襄 (1049-1054)在其《茶录》一书中说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北宋末年,关于茶盏的理论被在艺术上有高度造诣的徽宗皇帝 (1082-1135)进一步发展。他在《茶录》一书中说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此器盏色青黑,玉毫条达,诚为建窑茶盏之上品。
元 建窑兔毫盏及漆盏托
日本执中堂旧藏
此组茶具出现在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中,最终成交价805,556港币
此为建窑盏配漆葵口形盏托。盏侈口,口沿包银口,通体施黑釉,釉面结晶成棕黄色细纹有如兔毫,釉水流至下腹沈积成一圈唇状,肥厚莹润。下腹及圈足露胎,胎色铁灰,结胎密实;矮圈足,修足平整。
所配盏托表面髹朱漆并罩金漆,呈葵口形,具有宋代漆器之素雅造型;用漆精良,棱角圆润,花口对称工致,是为漆器之精品。茶盏和盏托自宋以来常以成对出现,然传之后世见诸市场者,多以单件出现。此组茶盏和盏托配合无虞,殊为有缘。
元 建窑“供御”款兔毫盏
中国嘉德
此件兔毫盏出现在中国嘉德2017年秋季拍卖会,成交价为298,349 港币。
器口微微外撇,腹部斜收,底圈足。通体施黑釉,盏里施满釉,盏外施釉不到底,露胎处呈黑色,底部刻有「供御」楷书款。外口沿釉色呈黄褐色,下腹部呈黑色,外壁垂釉形成滴珠状。宋代南方各窑所烧造黑釉器,以建窑最为出名。建窑黑釉的釉料因为含铁量高,烧造时过剩的铁质会沉淀起来,而当釉中的悬浮的玻璃颗粒升到釉面并爆破时,就会形成各种结晶状的纹饰,包括「兔毫」纹。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