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天目盏的由来
天目盏顾名思义,与天目山也有密切关系。天目山茶在唐代已经相当出名,说起天目茶离不开天目山的古刹、名僧。宋代天目山佛教寺庙林立,香火鼎盛,自南宋始,日本许多留学生来过东天目山。天目山茶好,僧多,在日本还以“天目盏”受人敬慕。日本盛行茶道。原来茶道中使用的茶碗,最早是从天目寺院中带回国内去,名曰天目盏。据《西天目山志》载:“天目盏又名天目木叶盏,是天目山寺院中招待贵宾是茶具”。日本平凡社的《世界百科大词典》曰:“天目为黑色及柿色铁质釉彩陶瓷茶碗的统称。”镰仓时代建久三年(1192年)至元弘三年(1333年)是121年间,到中国宋朝的禅僧归国时带回,始传到日本。此类茶碗系禅僧修行时在中国浙江省天目山寺院日常使用,故称‘天目盏’。”
日本仿烧天目盏的由来
至于日本也不过是在仿烧黑瓷而已,相传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日本山城人加藤四郎,因为不甘心其父加藤左卫门答连仿造瓷生产失败,毅然追随高僧道元禅师前来中国,在福建建州等地学习制瓷技术5年之久,回国后相继开窑烧造失败。
最后在日本的山田郡的濑户村(今名古屋市郊)烧造黑釉瓷成功,被其国人称为日本的陶瓷制祖。
以上三种都为天目,不是建盏
如何识别真正的建盏?
建盏是用福建建阳水吉一带含铁量较高的粘土为胎底,这些粘土中含有一些未风化的斜长石、钙长石以及石英粗颗粒。釉料也是取自当地山谷中,俗称“釉库”的釉料,这种釉料含铁量较高,含磷较多,采回的釉土中还需要混以草木灰,以増加釉中钙的含量。含三氧化二铁高的釉为着色剂,经高温1280°-1330°还原烧造制而成的黑釉系窑变茶碗。
建盏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建窑以烧造黑釉茶碗(俗称建盏)著称于世.其名贵品种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兔毫盏是建窑主产品,它的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上分布着雨丝般条纹状的析晶斑纹,类似兔毛而得名.油滴建盏的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纹为斑点状,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花,它也像建窑当地鹧鸪鸟胸部羽毛的黑底白斑被称为鹧鸪斑. 曜变盏的典型特征就是圆环状的斑点周围有一层干涉膜,在强光照射下会呈现蓝/黄/紫等不同色彩,并随观赏角色而变。
兔毫盏
日本八件陶瓷国宝中,就有三件为建盏(但在日本、台湾也被统称为“天目”)。
由此可知,建盏与其它窑口天目的本质区别在于胎和釉的不同。用福建建阳水吉一带的胎土及釉料还原烧制而成的茶碗,才能称之“建盏”。其他地方仿制的只能称之为“天目”。
鉴别建盏、了解作品收藏空间、价格趋势,可加编辑微信:guanfu2011,暗号“作品”